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面首男配

關燈
面首男配

元瑉自落水後, 對哥哥元琮十分懼怕,怕到什麽程度呢?

有一回他在禦花園禍禍花草,幾個奴才都勸不住, 有人說了一句“四皇子下學了,馬上要過來了。”

元瑉一個骨碌從地上爬起, 頭也不回地跑回了茗妃寢宮。

這樣的一對兄弟, 當元琮把目光投向元瑉時,元瑉的苦日子來了。

他發現四哥最近總是針對他, 無論他怎麽躲四哥, 都會被精準找到並為難。他若是不說話, 就被教訓沒有皇子氣度, 他提著氣一一回答, 又總被教訓。有幾次父皇就在邊上, 四哥連問幾個他不懂的事情,他憑著自己的理解一一回答,就看到父皇連連搖頭。

元瑉雖小,也有自尊心,何況近十歲的人, 不小了。幾次下來, 他再不想碰到元琮, 元琮和他說話他也不肯搭理, 甚至連皇帝安排的實務課,他也開始排斥, 不想再上。

皇帝養了四個孩子,兩個女兒從小聰明伶俐, 或乖順或討喜,元琮和姐姐一樣, 從小都不用他操心,元瑉這樣厭學的孩子,他第一次碰見。

又惱火,又無奈,焦急不已。

昌陽見了,安慰父皇:“元瑉還小,不能總訓斥他,即便是繈褓中的文驊,我說他不好,他都聽得懂似的,會和我叫喚。我去和元瑉聊聊,或者陪他上幾堂課。”

皇帝欣慰不已,允了。

於是,昌陽放下禦書房的事,特意陪元瑉一起上課,和他閑聊心中的想法。

姐弟兩個每日做了什麽,聊了什麽,都會呈到皇帝的案頭。

皇帝聽說自從昌陽去了後,元瑉不再抵觸先生,兩人下學後還聊了半個時辰兵書。小孩拿著一根木棍一陣揮舞,對二姐說自己最崇拜關羽,對關羽的生平說得頭頭是道。

當然,也說了為什麽厭學。

昌陽回來將這些事一一告知皇帝,皇帝聽說元琮竟然如此幼稚地去欺負這麽小的弟弟,失望再度升級。

從當年落水開始,元琮對兄弟姐妹的薄情越來越深刻立體地刻在皇帝心上,每每當他力不從心想到自己可能會撒手人世,而元琮對昌陽元瑉都刻薄無情,他就無法安心。

看著與元瑉關系不錯又能幹精明的昌陽,逐漸衰老的皇帝下定了決心,準備將一部分實權交到這個女兒手中,讓她護著元瑉——無論元瑉是臣還是君。

同時,為了避免重蹈覆轍,皇帝讓昌陽也加入到元瑉的實務課先生行列中,培養元瑉的政治能力。

這兩年,皇帝對昌陽公主逐漸倚仗,昌陽手中的籌碼越來越多。而皇帝把這樣一個最親的親信給了元瑉——這很難不讓人多想。

麗妃三母子逐漸焦慮起來。

在昌陽的引導與教學下,越學越差的元瑉開始快速進步。只要昌陽牽著他,或者站在他身邊給他眼神支持,他就能當著皇帝和眾人的面,對答如流,甚至說出一二讓人驚艷的話。

皇帝和眾臣欣慰又滿意,連帶對昌陽的評價也高了三分。

過年前最後一次“期末”考驗,皇帝對元瑉的表現大為歡喜,賞了姐弟倆許多好東西,又準許元瑉出宮去玩,甚至誇了一句“吾兒肖朕甚多。”

皇帝喜愛幼子的傳言逐漸多了起來。

人心浮動中,皇帝又病倒了。

戚貴妃最了解皇帝的病情,她沒有兒子,女兒是皇帝的左右手,夫妻之間是從小長大的感情。皇帝因此很信任她,每回生病都在她那裏修養,脈案、煎藥也不對她保密。

昌陽這次去探望父皇,戚貴妃捏了捏她的手,等皇帝睡下後,母女兩個走到廊下。戚貴妃對她說:“往年冬天,我裹著大棉襖他穿著單衣都說不冷,這幾年,天稍微冷一冷就倒下,病好了也總是頭疼難忍。”

昌陽問:“父皇的頭疾治不好嗎?禦醫怎麽說呢?”

戚貴妃搖頭:“禦醫的脈案越來越中庸穩正,每回對答,措辭嚴謹,問了也白問。”

禦醫越嚴謹圓滑不肯說出實話,這病就越麻煩了。這種情況,禦醫很會打太極。事發前,看脈案表面所寫,會覺得一切都還好;事發後再看,就知道裏頭句句都有診斷,處處都提到了。

昌陽聽懂了戚貴妃的提醒,心咚的一下,漏跳了半拍。

回去後,她坐在施瑯身邊,卻發了一刻鐘的呆,什麽話都沒說。

施瑯等她,直到她情緒平穩後才開口:“陛下的病不太好嗎?”按照前世經驗,皇帝的壽命,就在這一兩年了。

“受寒發了點燒,吃幾日藥發發汗就好了……”

施瑯嗯了一聲:“但是還有別的問題?”

昌陽知道瞞不過他,也不打算瞞,反而想和他商量聊聊:“父皇有頭疾,如今越來越嚴重。我看張盛的脈案,父皇的視力越來越差,經常眩暈。我想想在禦書房的時候,他確實經常合眼休息,或者捂著眼睛靠在龍椅上假寐……我雖有關切,但不曾多想,以為只是他上了年紀,累了。”

“這次你如何發現的?”

“母妃提醒我的。”

施瑯懷疑,皇帝的腦中可能長了什麽東西,一開始是頭疼,後來逐漸壓迫視神經、引起眩暈。

但是現在這個醫療手段,禦醫就算看出來了,也治不了不敢治。

他握住昌陽的手,是安慰也是提醒:“我們……要加快速度了。”

昌陽眼神閃爍,漸漸堅定:“嗯。”

皇帝病愈已經是除夕。可這個除夕,過得並不安樂。

這場病好像讓朝中眾臣都對皇帝的身體產生了很大的擔憂,立儲的聲音逐漸出現,然後快速擴大、響亮。

除夕夜家宴,後宮的氣氛變了,麗妃和茗妃言語充滿機鋒,元瑉和昌陽、元琮和福柔,仿佛分成了兩派,彼此之間氣氛微妙。

皇帝仍舊體弱,戚貴妃專心照顧她,對下面的吵鬧仿佛充耳不聞,也不管束。

這種氛圍一直到了,過完年開筆。皇帝收到的第一批奏折,除了請安問好就是建議皇帝立儲。

皇帝從善如流,當真在大朝會時,與眾臣說起想要立儲的心思,也詢問大臣們,若要立儲,怎麽挑選儲君?

百官說什麽的都有,氣氛非常熱烈。

有人問到戚家一系頭上,戚家人直接撅回去:“管他誰當太子,戚家只忠君!皇上選哪個我們就忠哪個!”

有人豁然開朗,就此閉嘴;有人見戚家不幹涉,也就是不會隨著昌陽支持元瑉,便更加賣力推薦其自己心中的人選。

皇帝連看了一旬的熱鬧。

昌陽也跟著穩坐釣魚臺,看笑話。因為在第三天時,皇帝看著昌陽整理給他的厚厚一疊奏折,就冷笑說了一句:“皇子都在宮中,也不知道他們從哪聽說的品性學識,一個個說得比朕還了解兒子。”

昌陽還很“體貼”,把支持元瑉的、支持元琮的、中立沒表態的奏折分成三摞,元琮的奏折高高疊起搖搖欲墜,中立的折子一掌高,支持元瑉的寥寥數本。

皇帝看著最高那疊奏折,問昌陽:“犀兒,若讓你選,你選誰?”

昌陽毫不猶豫地說:“自然是元瑉。”

皇帝挑眉:“是何理由?”

“沒什麽大的理由。只因為元瑉與我關系好,他若是儲君,我十年內都能安心。”

皇帝看向這三疊奏折:“施相的折子在哪裏?”

昌陽指了中間那疊。

皇帝臉色總算好看一些,又說昌陽:“你跟在朕身邊這麽久,就沒學會從江山社稷的角度出發,考慮誰是儲君更合適?”

昌陽直接說:“他們都還小,元琮就算年長一些,他處事也不見比元琮穩重。都是要父皇和大臣們好好教導才配得上儲君之位,需要有人看著一起辦事,才能讓人放心,有何區別呢?”

皇帝一楞,想了想,點點頭:“確實。得有人看著。”這就是他只讓大臣發表意見,自己不表態的真正原因。

他,選不出來。

皇帝的目光又投到了昌陽身上。

“犀兒,若讓你看著他們,你可願意?”

昌陽詫異地對上皇帝目光,發現對方眼中是說笑之色,但內裏?

她不多猜,果斷回答:“自然願意——只要他們不嫌我這個姐姐管得束手束腳,甚至厭煩我,我都會管。”

皇帝就這樣以玩笑的神色,順著她說:“那明日起,就勞你幫朕管教弟弟了。”

昌陽越發詫異,還有些不知如何做:“您讓我管哪些事?”

皇帝想了想:“元琮近日單獨領了刑部的差事在查案,你去幫他直到把這個案子了結。”

昌陽不多言,低頭領命。

第二天,昌陽果然出現在了元琮身邊。這個風向標出現得那麽顯眼,但所有人卻迷茫在風中,不知道這股風到底是往哪吹。

元琮也拿不準,幾次試探昌陽。昌陽自己都拿不準,但她知道怎麽回答:“父皇擔心你,讓我陪你一起辦差,直到此案了結。”

這種話,對年輕氣盛的少年是最大的刺激。

而昌陽會在之後的每一天,都已“奉命管教”為由,一次次刺激元琮,管教元琮,在元琮決策不妥時,毫不留面子地直接阻止。

姐弟相處不過一旬,在某次案子的線索突然中斷後,元琮皇子脾氣徹底爆發。

他禁止昌陽再插手他的差事,不許她指手畫腳:“你一個女人懂什麽!你以為這是你坐在禦書房寫寫畫畫就好了嗎?”

昌陽的脾氣也不會讓,直接讓人堵上他的臭嘴,拿走所有卷宗自己查案。

施瑯從公主府出來了,陪著她一起查,遇到不懂的,就嬉皮笑臉地帶著他找上宗明世,讓宗明世宗大人幫忙。

原本讓昌陽協助元琮,最後變成兩人較勁誰先查清真相。

昌陽和施瑯一起,元琮拉上了施伯亦。

元琮輸了。

辦差被皇姐監管就算了,被監管後把人氣走也就算了,最後案子還是皇姐查出來的,元琮丟臉至極。

案子結果遞交給皇帝,皇帝什麽都沒說,只說:“既然元琮不願你管教,明日起,你去陪元瑉,朕答應了他出宮,你陪他出去玩三天。”

昌陽沒有任何意見,順從領命。

比起暴躁叛逆的少年元琮,對昌陽有敬畏有喜愛的元瑉兼職就是小天使了。

昌陽和施瑯,帶上了剛三歲的文哥兒,陪著元瑉高高興興逛京都。

這是元瑉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出宮游玩,從前就算出宮也是上課,太傅府和皇宮兩點一線,不能亂走。

昌陽帶他逛集市,買古玩,看著他被人哄著掏出全身家當最後買了一個贗品花瓶;領著他去西城看平民廟會,等他吃飽喝足後,拷問當日所見各類米面糧油的價格。元瑉一個都答不上來,被昌陽罰再去走一遍集市。本就走累了的人,垮著臉從街頭走到街尾,嬌貴的腳底都磨了泡,才記下所有物價。當天晚上,元瑉在被窩裏哭得第二天眼睛都是腫的,卻不敢對昌陽說想回宮。

後來,他們一起去爬山看名山風景,看到了山下頂著烈日勞作的農民,小河邊嬉戲玩耍的孩童。元瑉吃到了“姐夫”施瑯親手燒烤的叫花雞,吃得忘記了腳底還殘留的疼痛,忘記了昨日的折磨。

三天過去,走路還一瘸一拐的元瑉快樂地飛奔回宮。

皇帝:“宮外好玩嗎?”

嗯嗯點頭。

“再與二姐出去玩幾天?”

小心翼翼看昌陽皇姐,一本正經:“兒子該上學了,下次再去。”

昌陽與皇帝對視一眼,忍笑壓下嘴角的弧度。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